能被当比低估的市革批后F获特币一场可场变
说到比特币ETF,我觉得市场现在就像个近视眼,远远低估了这个金融产品的潜在影响力。K33 Research的分析师Vetle Lunde最近的分析报告让我眼前一亮,他提出的五个关键点确实很有说服力。
为什么市场可能错了?
首先,现在这个时机简直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。彭博社的分析师们已经把今年获批的概率提到了75%,到2024年底更是高达95%。要知道在金融领域,这种概率预测很少会给出如此确定的数字。就像去年这个时候,谁能想到比特币能从2万美金的低谷反弹到现在的水平?
我记得当贝莱德宣布要申请比特币ETF时,市场先是一阵兴奋,然后又回到了相对冷静的状态。这种反应让我想起2017年CME推出比特币期货时的场景 - 市场也是先涨后跌,但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,那成为了开启牛市的钥匙。
资金流入的潜在规模
看看加拿大的例子就很有趣。Purpose ETF首日就吸引了11,141枚比特币,四个月内累计达到58,000枚。想想看,美国市场的规模可是加拿大的10倍以上!我在纽约的金融圈朋友都说,现在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胃口比想象中大得多。
我特别认同Lunde关于资金流入和价格关系的分析。这让我想起2020年底,当时机构资金开始大举进入,比特币从1万美金直接飙升到6万。这次如果ETF获批,资金流入的规模可能会更惊人。
具体数字预测
Lunde的预测其实相当谨慎 - 前10天流入3万枚比特币,四个月内7-10万枚。考虑到美国市场的深度,我觉得这个预测可能还是偏保守的。不过分析师也很明智地指出,这些都是基于假设的估算,毕竟市场总是充满意外。
他提出的66%涨幅预测,目标价4.2万美金,我觉得这个数字挺有意思。这既不是过度乐观的翻倍预测,也不是保守的20%-30%,而是一个相对平衡的估算。就像2019年时,谁能想到2021年比特币能冲到6万呢?金融市场的意外总是比预期多。
我的个人看法
作为一个观察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分析师,我认为ETF获批将是一个真正的转折点。不是因为它会立即带来大量资金,而是因为它将彻底改变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方式。就像当年黄金ETF改变了黄金市场一样,比特币ETF可能会让加密货币市场变得"正常化"。
不过我也要提醒投资者,市场从不过度反应预期。ETF获批的消息可能已经被部分定价,真正的考验在于获批后的持续资金流入。就像2017年CME推出期货后,市场其实经历了相当长的震荡期才迎来真正的牛市。
(责任编辑:开发)
-
让我来给你讲讲这个在熊市中依然发光发热的故事。说实话,在去年那个市场低迷的环境里,能遇到Pendle这样的项目真是让人眼前一亮。作为深度参与其中的一员,我至今还记得这段跌宕起伏的经历。缘起:那个春天的邂逅记得那是今年三月的一个下午,@2lambro给我们引荐了Pendle团队。当时他们正在寻找打开亚洲市场的机会。说实话,最初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商业合作,但深入研究后,我们完全被这个项目打动了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到币安要支付43亿美元罚款的消息时,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。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,但更让我好奇的是,这个行业巨头能否挺过这场暴风雨?记得8月那会儿,坊间就有传言说美国司法部在犹豫要不要对币安动手。现在想来,检察官们的顾虑可以理解——毕竟谁都不想重蹈FTX的覆辙,引发新一轮市场恐慌。但事实比想象中更有戏剧性,这场"史上最大和解"中,币安不仅要交天价罚款,连创始人CZ都不得不退位让贤。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我在加密圈摸爬滚打这些年,发现项目估值这件事儿就像在玩一场大型心理博弈。除了受大环境影响,更要看项目本身能不能讲好故事。毕竟大部分token项目连个像样的财报都没有,投资人的热情全靠"未来可期"四个字撑着。四大价值支点先说最直观的"对标逻辑",这招简直是一级市场机构的"懒人包"。就像我们逛街时会不自觉对比价格一样,投资人总喜欢把新项目往成熟项目上套。比特币市值万亿?那以太坊千亿很合理;以太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在亚洲工作的日子里,每天早上打开新闻都像开盲盒一样刺激。上周五看到Sam Altman被OpenAI炒鱿鱼的新闻时,我差点把刚喝的咖啡喷出来。这位AI界的摇滚明星,12天前还在OpenAI大会上风光无限,怎么转眼就被扫地出门了?Andrew Cote的分析让我恍然大悟:原来是因为Altman推进技术太快,不小心踩到了某些人的尾巴。OpenAI的"人格分裂"OpenAI的组织结构就像个混血儿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加密圈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玩起了以太坊囤币游戏。短短两个月时间,这批"ETH大户"就已经悄悄囤了220万枚ETH,占到整个以太坊供应量的1.8%。这个数字看着可能不起眼,但背后的影响可大了去了。还记得当年Michael Saylor带着MicroStrategy在比特币市场买买买的盛况吗?现在同样的剧本正在以太坊上演。从Bitmine Immersion Techno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逛车展的时候,发现几乎每个新能源品牌的销售都在热情地推销"800V高压平台"这个概念。作为一个跟踪新能源行业多年的投资者,这个技术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。简单理解,就像我们家里的电压一样,新能源汽车也有自己的"电力标准"。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用的是400V系统,而新一代的800V系统就像给电动车装了个"高压快充"模式。说实话,800V技术带来的体验提升确实明显。我试驾过几款800V车型,充电... ...[详细]
-
转眼间,香港那份备受瞩目的《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》已经发布整整一年了。记得去年刚出台时,整个Web3圈都沸腾了——终于有个国际金融中心愿意张开双臂拥抱加密行业了!这一年里,香港确实没让大家失望,从政策创新到监管框架,再到风险管理,都在努力为创业者们打造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发展环境。合规与野路子的天壤之别去年2月那份《咨询文件》出台时,我和几位圈内老友在香港中环一家咖啡馆讨论到深夜。最让我们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圈内引起轰动的Web3年终派对,让我这个行业老兵也不禁眼前一亮。这场由OKX钱包与DeGame联手打造的盛宴,像冬天里的一把火,点燃了整个Web3社区的激情。14天创造20万+任务的奇迹说实话,最初听说这个活动时,我内心是带着几分怀疑的。毕竟现在市场环境不算太好,很多项目方都在收紧预算。但数据告诉我,这次真的不一样。活动才进行到第四天,页面PV就轻松破万,最终任务完成数更是突破了20万大关 ... ...[详细]
-
你知道吗?加密货币市场有一个神奇的"生物钟",每隔四年就会准时敲响财富的警铃。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倒计时——距离下一次比特币减半还有300天,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。这感觉就像在等待一场早已安排好剧本的金融大戏。比特币的"饥饿游戏"记得2012年那会儿,我还在用笔记本挖矿,那时减半后92天市场就疯了。到2020年,这个时间拉长到了204天。就像看着一个孩子长大,胃口越来越大,这次我预计要240天才能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太理解新手投资者的那种无助感了——刚买入的代币就像被诅咒一样直线下跌,那种"是不是主力专门盯着我割"的错觉简直让人抓狂。但说实话,很多时候这种下跌其实是可预测的,只是大多数人忽略了最关键的市场信号。为什么代币总是在你买入后暴跌?想象一下这个场景:你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很不错的项目,基本面和技术面都分析过了,信心满满地建仓。结果第二天,项目代币突然暴跌20%,你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