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实得戏创战心望到位W体验一3游业者从欲
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,Jerry Huang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后,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创作方法论。从早期的3G手游时代到如今的Web3革命,他始终坚信一件事:游戏创作的核心不在于技术有多炫,而在于能否准确抓住玩家的心理需求。
欲望是第一生产力
记得我刚开始做第一款游戏时,整天纠结于画面品质和技术实现。直到有天看到玩家们为了一个简单的排行榜争得面红耳赤,才恍然大悟——真正驱动游戏的不是别的,正是人性深处的各种欲望。后来我们团队索性做了一棵"欲望树",把不同年龄、阶层玩家的心理需求都列出来。比如20岁的大学生最爱攀比,30岁的白领更看重社交认同,40岁的玩家则偏爱成就感。这份清单成了我们设计游戏时的重要参照。
Web3技术的出现,让某些欲望的满足变得更加直白。比如"打金"这件事,在传统游戏里可能只是副业,但通过区块链资产化后,赚钱本身就能成为主要乐趣。还有炫耀心理——当游戏道具真的变成数字资产后,玩家show off的欲望会变得更加旺盛。这就像当年3G时代,我们发现手机游戏可以随时随地玩,就把社交攀比元素做到极致,结果一不小心就做到了全国20%的市场份额。
Web3原生的游戏哲学
现在很多团队总想着把Web2游戏"链改"一下就完事,这在我看来是本末倒置。就像当年视频网站大战,如果TikTok一开始就想着怎么超越YouTube,可能永远都走不出自己的路。我们即将推出的新游戏就坚持"能上链全上链"的原则,让玩家不仅能获得"利",还能在虚拟世界里获得"名"和"权"——比如让玩家自己制定游戏规则,这种体验在传统游戏里根本不敢想。
StepN的开发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。从立项到上线只用了三个月,GPS防作弊、内置钱包这些功能都是赶出来的。当时产品问题一大堆,第一天就修了100多个bug。但正是这种"不完美"的开放态度,反而让早期玩家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。他们亲眼看着游戏一天天变好,最后都成了死忠粉。
社区运营的艺术
说到运营,我特别想分享一个有趣的案例。当时我们Discord里涌入大量撸羊毛的机器人,我干脆来个"大清洗",把不说话的全踢了。后来借鉴微信红包的创意,设计了一个答题活动——想要创世鞋?先回答白皮书问题,还得邀请3个好友。这个看似简单的机制,让我们在保持社群纯净度的同时,收获了数万比我还熟悉白皮书的高质量用户。
说实话,现在的项目都太依赖PR团队了。StepN早期每周坚持AMA,就算只有十几个人也雷打不动。这种真诚的沟通比任何危机公关都管用。我们的用户有一半之前从没接触过区块链,但通过内置钱包、免gas费这些设计,让他们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从Web2到Web3的过渡。
寒冬中的机会
很多同行问我:现在市场这么差,是不是该收手了?我的看法恰恰相反。牛市虽然热闹,但竞争也激烈。StepN就是在牛市尾巴上线的,当时跟风项目一大堆。而熊市反而能让真正的好项目沉淀下来——玩家更理性,注意力更集中,就像大浪退去后才能看到谁在裸泳。
最后想说,游戏归根结底是体验经济。玩家花钱买快乐,这就够了。不必过分纠结别人怎么定义你的价值,就像我们从不迎合打金公会一样。当你专注把体验做到极致时,该来的总会来。
(注:本文根据StepN创始人Jerry Huang分享内容整理,融入笔者多年行业观察,部分细节为保护商业机密已做模糊处理)
(责任编辑:拓展)
-
在金融科技浪潮的冲击下,老牌银行们终于开始放下身段拥抱新技术了。这不,澳新银行最近搞了个大动作——他们通过Chainlink的跨链协议成功测试了代币化资产交易,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第一次用手机支付时的震撼感。银行稳定币的"试水"之路说实话,看到澳新银行投资组合负责人Nigel Dobson那份声明时,我不禁莞尔。这位西装革履的银行家谈起区块链技术时的热情,活像个刚入行的加密货币爱好者。他说这次测试是个... ...[详细]
-
各位币圈老铁们看着这行情,估计心里都在滴血吧?说实话,昨天那波下跌真的让人心惊肉跳。我昨天在文章中提到的25900-26050的空单策略,还真给机会进场了,25940这个点位简直是送分题。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跟上了这波操作,反正跟上的人现在应该都在偷着乐呢。市场现状:跌跌不休的熊市阴影周一这行情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,在恐慌抛售和悲观情绪的双重打击下,25300这个关键支撑位被轻松击穿。更夸张的是,价格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每次临近比特币减半,市场情绪总会特别微妙。2024年就要迎来第四次减半了,但先别急着梭哈——如果历史真的会重演,我们可能要等到2025年才能看到真正的牛市。长期持有者的"囤币密码"说到市场信号,我最关注的就是那些"老炮儿"们的动向。这些人手里攥着比特币好几年都不动,就像我家楼下那个囤了一屋子茅台的老大爷。有趣的是,每当他们的持仓比例接近历史高点时,往往就意味着市... ...[详细]
-
昨天比特币的那波暴跌,说实话把不少人都吓坏了。价格从27000美元一路掉到26360美元,这波行情简直就像坐过山车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觉得这种时候反而要冷静下来分析: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波动?仔细看看背后的原因还挺有意思的。首先是币安在欧洲的合规动作,下架了一些稳定币,这本是为了长远发展做的好事,结果市场情绪却来了个过度反应。再加上美联储不加息的消息,几件事凑在一起,就像打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最近看到CIMG与FLock的合作案例让我眼前一亮。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那些只会囤币的企业,如今终于开始学会"玩币"了。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后企业才真正找到网络经济的价值一样,币股融合正在经历从"收藏"到"使用"的质变。囤币时代:数字资产的双刃剑记得2021年特斯拉高调宣布持有比特币时,市场一片欢呼。但好景不长,随着熊市来临,那些跟风囤币的企业纷纷被打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美股的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,连续三周的上涨不仅收复了失地,更让人想起今年夏天那次通胀降温引发的行情。说白了,大家都在赌美联储加息周期要结束了。说起来有趣,美联储官员们的表态就像是在玩猜谜游戏。他们先是暗示加息幅度会减小,接着通胀和就业数据又不负众望地下滑。这种明里暗里的默契,让市场像打了鸡血一样,股债双市、外汇市场甚至连加密货币都跟着沾光。政策转向下的市场反应美国政府关门危机算是虚惊一场,拜登... ...[详细]
-
昨晚可真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啊!大饼这货在凌晨时分突然来了一波"闪电突袭",价格像坐过山车一样直接砸到了26000美元附近。早上起来一看,这跌势根本刹不住车,每小时K线图上那根长长的上影线阴线简直就是在跟投资者说"快跑"。比特币:空头大军压境说实话,这波走势我一点都不意外。技术面早就给出预警了:MACD和KDJ这两兄弟齐刷刷地形成死叉向下,就像两个交警同时给你比划"停车"的手势。现在价格连中轨支撑都... ...[详细]
-
深度解析:Mocaverse如何用2000万美元融资重新定义元宇宙生态
最近元宇宙圈子里有个大新闻,Animoca Brands旗下的Mocaverse项目在9月11日成功融到了2000万美元。说实话,这个数额在当下略显低迷的Web3市场里确实相当亮眼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感叹Animoca Brands又一次展现了他们在元宇宙领域的敏锐嗅觉。不只是NFT:一个全新的数字身份生态Mocaverse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"元宇宙孵化器... ...[详细]
-
昨天可真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日子!咱们的比特币多单策略简直像开了挂一样,三波操作全部大获全胜,累计斩获700点收益。说实话,在当下这个行情里能取得这样的战绩,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小骄傲呢。三波精准出击,点杀市场脉搏第一单打得最漂亮,25787这个点位建仓时,说实话群里还有几位朋友在犹豫。但我根据多年的盘感判断,这个位置就是最佳入场时机。果然,行情像坐火箭一样直冲26200,413点收益稳稳落袋。记得当时... ...[详细]
-
今天是2023年11月24日中午,窗外阳光正好,但数字资产市场却像极了北京的雾霾天 - 朦朦胧胧看不真切。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深知这种行情最考验投资者的耐心。就像我常说的,投资路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时候,但只要守住自己的交易原则,再大的风浪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。昨日行情回顾:感恩节后的平淡时光说实话,昨天的行情就像温吞水一样让人提不起劲儿。受美国感恩节影响,整个市场都显得懒洋洋... ...[详细]